


孕婦如遇有智慧齒疼痛的問題,應盡快往見牙科醫生接受診治。由於妊娠期的首三個月是胎兒器官發展形成的重要階段,為避免口腔治療可能帶來的風險,牙科醫生會建議把治療時間延至妊娠期的第四至六個月,至於非緊急的口腔治療更可推遲至分娩後才進行。
懷孕七個月或以上的婦女並不適宜接受治療,因為牙椅的仰臥位置不但會引致孕婦不適,更可能因子宮及胎兒的重量使靜脈受壓,從而堵截孕婦下肢的血液回流心臟。
基於以上原因,孕婦宜於產後才把智慧齒拔除。不過,如孕婦因急性口腔感染或有迫切需要而必須把智慧齒拔除,牙科醫生會預先對該項治療可能帶來的風險作出評估,情況許可才施予適當的治療;否則孕婦可於妊娠期第四至六個月內接受局部口腔麻醉以拔除牙齒。
一般而言,拔牙時所用的麻醉藥對身體是沒有不良影響的。雖然麻醉藥能夠進入胎盤,但是大部分口腔治療所需的麻醉藥劑量對孕婦而言都是安全的,況且胎盤能夠過濾大部分麻醉藥。故此孕婦無須對麻醉藥的使用有所顧慮。
其實只要醫護人員能確切執行消毒及相關的預防措施,婦女於妊娠期間接受牙齒治療是安全的。如孕婦仍對牙齒治療感到憂慮不安,牙科醫生可以用臨時敷料把受感染的牙齒填補,或作出其他較簡單的應急治療以穩定情況,並待孕婦產後才把牙齒徹底治療。
如果孕婦因出智慧齒而引致急性 智慧齒冠周炎 ,出現發燒及疼痛徵狀,就該盡快往見牙科醫生接受診治,而以下處理方法可助舒緩不適:
- 讓牙科醫生沖洗夾於智慧齒牙冠與覆蓋牙齦之間的縫隙
- 若因咬合而導致下頜的覆蓋智慧齒牙齦受創傷,可考慮拔除上頜的相關牙齒
-
服用由牙科醫生處方的消炎及止痛藥物,並以其處方的漱口水漱口
研究顯示部分消炎藥適用於孕婦,包括青黴素(Penicillin),阿莫西林(Amoxicillin)及克林達黴素(Clindamycin)等,而止痛藥則有撲熱息痛(Paracetamol)。孕婦所服的藥物必須經註冊西醫或牙科醫生處方,切忌私下到藥房購買藥物。如有疑問,可請教你的醫生或牙科醫生。
孕婦於拔牙後的傷口護理跟其他人沒有分別。牙科醫生會為傷口作出適當的護理及止血。為避免傷口再度流血,孕婦須於拔牙當天注意下列各點:
- 不要漱口及吐口水
- 不要用手指或舌頭碰觸傷口
- 不要喝含酒精的飲料
- 按需要服用牙科醫生處方的藥物
傷口的痊癒時間是視乎情況,孕婦如有疑問,可諮詢牙科醫生。
